标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历史上的胡善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她为何 [复制链接]

1#

在《大明风华》中,胡善祥早期的时候虽然历经波折,坎坷不断,但是也坚韧勇敢,敢于拼搏,有着其独特的个性。但是,随着后期剧情的发展,她却慢慢变得越来越恶毒,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了与她的姐姐——孙若薇竞争皇后的位置,她残忍得想将其杀害,阴险程度令人不寒而栗。

不过,历史上的胡善祥却不是像电视上所饰演的那样。历史上的胡善祥为人忠厚,性格淳朴,深受百姓爱戴,她举止庄重,不喜斗争,典型的逆来顺受,她母仪天下,忠厚善良,为世人所称赞。甚至在她被废除皇后之位时,许多人都为她打抱不平。

胡善祥的父亲是胡荣,历史对于她的家世并没有太多讲述,只知道他的官职是一个锦衣卫百户。明朝选后选妃制度比较特别,皇帝看重的是其道德品格。即使是贫民出身的女子,若是心思纯良,德行优良,也有成为妃嫔甚至是皇后的可能。

而胡善祥就是在太孙妃朱瞻基的选秀上一举夺魁的。胡善祥因为父亲的关系,自小就有进出皇宫的机会,且她从小生的标致,聪明伶俐,心地善良,待人处事又谦和恭敬,深得朱棣的喜爱。于是,便把她赐给与她年龄相仿的皇子朱瞻基。

朱棣死后,朱高炽即位。胡善祥于是就被封为了太子妃,能够得到两位皇帝的赏识,也奠定了胡善祥后来的地位。朱高炽驾崩后,朱瞻基登基为帝称为明宣宗。而胡善祥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大明的皇后,统领大明的后宫。

可是,在宣德二年,朱瞻基下令废掉了她的后位。但是,皇后哪里是想废就废的,那可是要母仪天下的人,就由皇帝一人说了算,那天下岂不乱了套?

实际上,朱瞻基为了废后可谓是绞尽脑汁。起初,他召集了张辅,蹇义,杨荣,夏原吉,杨士奇五位大臣商讨废后事宜,可是这时只有杨荣表示支持皇帝决定,其他四人均持反对意见,还表示要到朝廷上商议此事。于是,在第一次朱瞻基没有得逞的情况下,开始了第二次,第三次的商讨。

之后两次,朱瞻基再次召见这五个大臣商议此事,杨士奇看朱瞻基废后之意坚决,于是就给他出了个主意:称胡善祥得病之时,劝胡善祥自己辞去后位。几天之后,胡善祥真的表示自己要辞去后位。朱瞻基费尽心机,终于阴谋得逞。

我们不禁想问,他不辞辛苦的废后究竟是为了什么?

或许因为孙若薇是他心里的白月光吧。孙若薇是朱瞻基的青梅竹马,史记中记载孙氏幼有美貌,因为惊为天人的容貌,她被朱瞻基的姥姥亲自接引进宫,陪伴朱瞻基一起成长。朱瞻基对孙氏的美貌也是沉迷不已。

胡善祥被封为皇后时,孙氏被封为贵妃,然而让所有人意外的是,朱瞻基额外给了孙氏金印。只有皇后被册封时才有金册金宝,而妃嫔只有金册。朱瞻基此举明显要抬高孙氏的地位,而孙若薇此时除了没有皇后的名分,她所有的权力与宠爱,几乎与皇后无异,朱瞻基后宫自此开始波诡云谲。

胡善祥登上后位,一连给朱瞻基生了两个女儿,这让本就对胡善祥无感的朱瞻基更加烦躁。此时孙氏也看出,只要她给皇帝生下儿子,那么胡善祥就再也威胁不到她的地位了。

明史中记载过,孙氏恰巧听闻皇帝最近宠幸了一个宫女,致使这个宫女怀了孕,孙氏便对外宣称自己也怀有身孕,于是孙氏使了计策将宫女的孩子抱来,这个孩子就是朱祁镇。果不其然,有了朱祁镇以后,朱瞻基对孙氏就更加宠爱直至他决定废掉胡皇后。

朱瞻基废掉了没犯任何错的胡善祥,就马不停蹄得立孙氏为后,并且想要立她的儿子朱祁镇为太子!朱瞻基以她在后位两年无所出为由,将她从后位上拉了下来。还赶到了长安宫出家修道,成了静慈法师,直到朱瞻基去世都未还俗。

好在她去世二十年后,朱祁镇的皇后钱氏怜悯同情胡氏请求朱祁镇追封她为静慈章皇后,并按照皇后规模给她修建了陵墓。

现在看来,胡氏被废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胡善祥本身的性格。

自古皇后就要博得一个贤良淑德的名声,再加之胡氏本身就善良淳朴,老实直爽,她不会察言观色,也不会柔言细语的讨好皇帝,朱瞻基爱玩乐,尤其喜爱斗蛐蛐,胡善祥劝诫他不能沉溺玩乐,不务正业。一次两次,他还会觉得有道理,但次数多了,他也会觉得气愤和厌烦。

二是朱瞻基太狡诈了。

朱瞻基为了废后,利用了胡善祥的善良,忽悠她主动提出辞去后位的要求。身为皇帝,他又岂能不知,皇后是不能随意废立的。他也不想被后人骂,又想立孙氏为后,想出此举,属实狡诈。

三是杨士奇太阴险了。

杨士奇从建文年间就身居高位,到朱瞻基时已是四朝老臣,他又岂能不知皇后的重要性,当得知皇帝废后的想法时,不加以劝阻也就算了,还出主意帮助皇帝废后,实在是荒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