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顺序:前防护结构→后防护结构→门板防护/做工
东风标致在车型命名方面一直都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国内版车型的“号码”总是比海外版大一号,就好比本期我们所拆解的东风标致,它的真实身份是海外新一代加长轴距版。PSA车型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别出心裁的结构设计以及大量使用譬如铝合金、树脂轻量化材质以及诸多车型出现车门防护缺失(、、后门无防撞梁)等特点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些优点和缺点是否会延续到身上?在被动安全防护结构是否完整?等问题将在本篇报告中介绍。接下来,我们了解本期拆解车型的基本情况。
测试/拆解车辆基本情况:东风标致(后简称);具体配置为款THP豪华版,厂商指导价为23.07万元,实际提车价格为23.07万元,提车无优惠。
整车防护之前防护结构
前防护结构概述:前防护结构完整,同时具备低速和中低速防护,但防护杠横向宽度较窄,车头两侧未防护区域较大并且在该区域内安装了重要部件。水箱散热片框架下方分别设计非金属缓冲区,提高25%偏置碰撞防护能力。注重轻量化设计的在机舱盖、前防护杠以及吸能盒均使用了铝合金材质。PSA车型向来对整车轻量化设计具有较高的投入,譬如S、等车型也同样使用了铝合金材质。
前防护结构由前防护杠外皮、泡沫缓冲层、防护杠以及吸能盒组成。前防护杠外皮集成雾灯、距离传感器以及ACC自适应巡航模块(顶配车型),电缆使用波纹管防护固定于防护杠外皮内侧。低速缓冲层使用密度较高的聚乙烯泡沫材质。铝合金材质前防护杠横向防护宽度占车头宽度的80%,车头两侧不仅没有受到保护而且还安装了重要部件(车头左侧电脑、车头右侧涡轮增压散热片),增加事故后的损伤概率和维修成本。前防护杠和吸能盒均使用铝合金材质,防护杠断面为闭合8字结构,双层吸能盒外侧进行打孔做弱化处理利于引导溃缩。车头左右下方分别设计非金属吸能块,加强25%偏置碰撞防护,另一端与副车架纵向加强件连接,增加下路传导,机舱布局虽然很紧凑,但前部空间(前防护杠与水箱散热片)仍留有较大的缓冲空间。
PSA车型非常重视轻量化设计
铝合金、树脂、碳纤维材质都是在不破坏车辆结构和安全性前提下,减轻车身重量的一种手段。是否选用轻量化材质与整车定位和价位有直接关系。基于百款车拆解数据汇总来看,PSA车型对轻量化设计的
高风险区域设计重要部件是PSA车型的特性
将涡轮增压散热片安装在车头右下方,行车电脑安装在车头左方位置,两部分均在防护范围以外。这样的布局方式对于其他车系来说绝对算是别出心裁,但这却是PSA车型的一大设计特点。譬如东风标致S涡轮增压散热器位置与相同,又譬如车头左下安装ABS泵、右下安装转向电机等等,更多布局方式可看下表。如此“创新”的布局方式是否合理?会带来什么样的风险呢?
这样的布局方式有什么隐患?
将重要部件藏在防护范围内是大多数车型的设计标准,对较轻的碰撞事故提高防护能力,减少损伤区域和避免不必要的维修开支。小角度偏置碰撞以及轻微碰撞事故并不少见,例如下图某事故图中可看出,车辆发生小角度偏置碰撞后,前防护杠、吸能盒结构完好,但转向电机部件严重受损,增加维修费用。该事故如果换做别的车型,或许维修费用远低于PSA车型。当然,我们这里所指出的是低速碰撞情况下。
拆解特点:1、整体防护结构完整;2、注重轻量化设计(机舱盖、前防护杠、吸能盒均为铝合金材质);3、前防护杠横向防护宽度不足;4、机舱布局紧凑,更换空滤非常困难;5、车头左右下方设计缓冲块;6、车头左右下方布局重要部件,增加损坏风险。
整车防护之后防护结构(防撞杠尺寸仅供参考)
后防护结构概述:后防护结构与前防护相同结构齐全,左右后纵梁分别进行加强处理,预设溃缩引导设计。轻量化材料在后防护结构中也广泛应用,后防护杠、吸能盒为铝合金材质;后尾箱盖使用非金属材质。由于车身骨架较小,但又要撑起后防护杠外皮,所以在车尾两侧分别安装非金属材质支撑架。
后纵梁设计溃缩结构并不多见
碰撞溃缩引导大多设计在吸能盒结构侧面或四周,钢材冲压成型后两侧焊接,溃缩结构容易实现,但铝合金由于材质问题,在材料本体并不能制成引导溃缩槽,所以将溃缩结构设计在后纵梁位置,并且做了加强处理。该设计带来的好处就是对白车身尾部结构进行一定加强。
拆解特点:1、后防护结构完善无缺失;2、后防护杠、吸能盒、尾箱盖均使用轻量化材料;3、后纵梁做加强溃缩处理。
每期都要重申的内容:针对车辆后碰撞测试,一直执行低速碰撞标准。测试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移动壁碰撞,另一种是摆锤方式碰撞。考核低速碰撞目的,是为了测试车辆尾部发生轻微追尾、碰撞情况下,保证重要部件不损坏、可正常行驶。碰撞工况测试标准高度为mm,分别以4公里/时速进行正面碰撞;以及2.5公里/小时速度进行左、右后侧面碰撞。重要部件不损坏、可正常行驶为合格。
门板防护\做工
车门概述:前后门内饰板并未做隔音处理,泡沫材质防潮层兼顾一定隔音效果,前后门均采用一体冲压工艺,内侧为整张钢板。前后门防护结构并无缺失,W型防撞梁斜置车门内侧,前门加强筋采用T字结构。后门防护结构采用1+2结构,一根W形防撞梁+2根加强筋。门板中部贴合沥青材质止震贴,前后门铰链采用冲压工艺。对比百款已拆解车型,车门防护属上等水平,但隔音方面较差。
拆解特点:1、一体冲压工艺;2、前后门防护结构齐全;3、车门未做隔音处理;
明天同一时间发布:敬请期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