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我们一行四人,自费跑到了欧洲,主要目的是看日内瓦车展。我们在车展前几天就出发了,毕竟大老远地来欧洲一趟,不逗留几天浪一把,感受一番这边的风景人文那太可惜了。
所以,我们先后租了三辆车,从瑞士的日内瓦出发,先后到达法国和意大利,在这三个国家自驾十来天。看到了太多美丽的风景,体验了这里不同的文化,之后我会比较详细地做一篇游记。而这次,我只想简单聊聊这些天经历的和汽车有关的话题。因为欧洲关于汽车的生活,和国内有很大的不同。
欧洲人开什么车?
来到欧洲,你会发现,这里的人们超级爱两厢小车,满大街到处都是。大部分都是欧洲的品牌,例如标致、、、菲亚特、大众GOLF、POLO、雷诺KADJAR、MINI等等。
也会有一些日本的品牌,例如飞度、雨燕之类的。在这里很少能看到两厢的美国车,我只看到过两辆,都是福克斯RS。这些小车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手动挡。另外一个特点是,这些小车很多成色都比较旧,开过好几年的样子,而不像中国,马路上看到的大部分是新车。
为什么这里的人们这么酷爱手动挡两厢小车呢?首先因为性价比高,其实欧洲车价并不便宜,这里的人们也并非各个都是富豪,所以买车的时候更追求性价比。另外,他们对于车的认知也更加理性一些,大家早已经把车当成单纯的交通出行工具,不存在撑门面。
欧洲每个国家都很小,马路上几乎也不会出现太多的堵车现象,所以开车出门办个事情也就半个小时,不会长时间呆在车上,所以对车也不会太追求舒适性。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大的车,但主要是旅行车或者SUV车型,追求的还是实用性,可以装载更多的物件。
在这里,除了两厢的小车外,旅行车和SUV也比较多,至于三厢车几乎没有,我只在瑞士郊区看到两三辆。不过这几年旅行车的销量有一定的下滑,而SUV渐渐多了起来。因为买旅行车的消费者主要看中的是操控感好且空间大一些。而渐渐地,一些SUV的操控已经很好了,且空间比旅行车更占优势,所以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旅行车。
另外一点比较有趣的是,在欧洲几乎所有的车,都是没有天窗的。他们的理念是,首先天窗会使得车刚性减弱,不安全;另外一点,他们对于车顶的行李架的利用率特别高,不管是SUV还是旅行车,车顶都会有个车顶行李箱,连特斯拉都不例外,甚至保时捷的车顶都会绑上滑雪板。这时候天窗自然也就派不上用场了。所以我们租的奔驰A、沃尔沃V60和奥迪Q7都是没有天窗的。
欧洲的车价高吗?
上面说欧洲两厢小车多,有个原因是小车比较便宜,他们更愿意追求性价比高的车型。那么欧洲的车价贵吗?
我随便看了几台车的价格。先是看了几台日系车,例如在日内瓦车展上看到一台本田飞度,6速手动挡,配置比较高,座椅加热、ESP、胎压监测、中控显示屏、魔术座椅、LED大灯、前后雷达都有配置。而价格也比较感人,24法郎,折合人民币大约16.3万元。而国内的顶配飞度只有10万左右。
再看看马自达新一代的昂克赛拉,也是手动挡的顶配车型,折合人民币超过22万元,其中的*动红金属漆选配需要额外加法郎,也就是元人民币,而国内只需要加元。
上面的两款日本车在欧洲售价似乎不便宜,但是也有便宜的。例如本田神车思域Type-R,在欧洲的售价裸车只要30万多一点点,即便加装一些碳纤维等选装包,也就35万人民币左右。目前这款车并没有引入到国内,如果通过平行进口的话,据说高达70万元左右,恰好是欧洲的两倍,估计多出来的都是情怀价吧。
说到情怀,再说一辆车,阿尔法.罗密欧的4C,这款被“三贱客”之一的大猩猩吹上天的小跑车,让无数车迷为之倾倒。我在意大利当地看到了这款车的售价,其中普通版的为6.55万欧元,折合人民币大概50万元。这款车官方也没有引入到国内,据说平行进口的话高达近百万元。
欧洲人开车和国人开车有何不同?
欧洲人开车,给我最大的感受有两个,第一个是很猛,另外一点是特别遵守规则。
先说第一个。其实欧洲城市普通道路并不比中国好到哪里去,一般都是比较窄且弯曲的。一些郊区的道路都是单车道,且车道普遍都是比较窄的。即便如此,一般限速80KM/h,你开车在马路上,对面来的车感觉都是呼啸着和你擦肩而过,就是这么猛。如果你开的慢一些,后面的车就一直跟在你后面,让你都不好意思不继续踩油门。
当然,这种激烈的驾驶风格,是建立在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的基础上得来的。来到欧洲,你会发现,这里的人开车都是很规范的,路权意识特别强。所谓路权,也就是在道路上谁拥有优先通过的权力。例如转弯让直行,准备进转盘的车辆要优先让转盘内的车辆通过,辅道汇入车辆要优先让直行车辆通过等等。
另外在高速路上,最左边一个车道为超车道,如果你想超越前面车辆,可以变道到超车道,超完车之后待右面的车道没车了,一般都会立刻变道到右面。所以在欧洲高速开车,你几乎是看不到有车辆在超车道上长时间行驶的。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在斑马线边上,所有车辆都会自觉礼让行人。而被礼让的行人往往会给出感谢的手势,竖个大拇指或者抬一下手臂。
这种井然有序的交通让车辆行驶特别有顺序。大家都知道什么时候该让,什么时候该自己行驶。而国内的交通你们也看到了,似乎每个人都在争夺自己的路权。其实不光是开车争夺,平时的生活、工作也都是在竞争,中国人已经习惯竞争。
其实人有一种很微妙的心理,当大多数人都遵守某种秩序时,你也会去遵守。而当大部分人都不遵守秩序时,遵守秩序的人感觉自己像一个“另类”,这大概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吧。
还有哪些值得说的?
由于篇幅有限,还有些觉得重要的关于汽车的内容,就简明扼要地提一下吧。
1.油价
这是很多开车的人都比较关心的,其实欧洲的油价比国内贵不少了,在欧洲大部分车都是柴油车,主要原因是柴油更便宜。我拍了一些当地的油价表,正常柴油的价格为每升1.6法郎左右,折合人民币11元左右。之前柴油比汽油便宜,貌似现在柴油和汽油价格没啥差别了,瑞士柴油比汽油还贵了。在欧洲加油站特别多,有时候一条马路上都有四五个,所以加油很方面,一般都是自助式。
2.租车
如果你想去欧洲来一次租车自驾游,也是很方便,机场有很多租车公司。到欧洲租车和国内差别很大,首先是方式上。我们租的第一辆车,在机场登记好手续之后,工作人员直接给一把车钥匙,告诉我们车在哪里,自己去取吧,我们坐着摆渡车到达取车点,直接就开走了,一切源于信任感,当然你若不放心可以要求工作人员检查一下车辆。
另外,你预定的车在取车时候不一定有,比如我们这次租的三辆车,分别是现代i10、奥迪A4旅行版和斯柯达柯迪亚克,结果三辆都没有,但是租车公司会主动为你升级车辆,例如没有柯迪亚克,直接给了一辆全新的奥迪Q7;还有,欧洲租车公司的车不仅配置很高并且很新,很多都是只有两三千公里的准新车。他们的租车理念和国内的不一样,他们的车一般到达一两万公里就会转手卖掉,所以采购时候配置都很高。
3.高速路费
在国内的高速路费应该不算便宜,那么欧洲呢?其实欧洲要看情况的,例如德国基本是不收高速路费的。但是在意大利、法国等是需要的,也要看路段,总的来讲欧洲的高速收费比国内稍微便宜些。不过有一点要注意,过高速收费口时,一定记得看清楚每个收费口上方的标识,因为很多收费口是自助式的,并且有的自助式收费口只收硬币,如果开到了收费口,后面跟着几辆车,而你又没有硬币,那就很尴尬了。
4.红绿灯
前阵子,《TheGrandTour》中国特辑里,大猩猩再一次嘲讽了我们马路上摄像头特别多。而在欧洲,你几乎是看不到这些抓违章的摄像头的,尤其是高速上,我们从意大利都灵开到米兰,在高速上行驶了多公里只发现了一个拍超速的摄像头。不过没有人因为没有摄像头就可以肆意违章的,因为一旦被抓到,处罚会非常的严厉。
后来还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的车是在瑞士租的,而瑞士不属于欧盟,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开车在欧洲其他国家违章了,罚单是寄不到瑞士的,他们拒收,就这么任性。当然,并不要因此就觉得违章可以,有时候不小心被警察逮个正着那就很痛苦了。
AL频道小结
经过十来天的欧洲自驾,对于欧洲汽车生活方面有了一些了解,通过上面说的这些,其实可以大概地感觉到,欧洲人对于汽车的认知、对于开车的习惯,都要成熟得多。毕竟他们对于汽车的普及比我们早了几十年了。不过还好,我们的汽车文化也在慢慢培养,交通上一些大城市例如北上广也在逐渐地规范化,例如必须礼让行人、重视路权等等。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拥有像欧洲那样的汽车文化和认知吧。
END
你还错过什么?看下面
视频
比亚迪秦Pro
凌派
广汽传祺
福克斯ST
DS7
凯美瑞
奥迪A8L
Giulia
雅阁混动
斯巴鲁BRZ
沃尔沃XC
频论
二手车
奔驰A级
新能源
汽车灵气
“山寨”
违章
飞度
油耗
纳智捷
造超跑
车市大事
4S店
长测
雅阁混动提车报告
雅阁混动Vol.2
雅阁混动随记
雅阁混动问答
领克提车报告
领克Vol.1
好看的人都愿意点点点好看~
点我查看“往期内容”
初级砍柴工